<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聚商机,共发展,赢未来

        遇见涪陵

        2018-06-20 16:05:39    来源: 铜仁日报社编委、全媒体编辑中心主任 张勇

        从乌蒙山深处出发,千里乌江昼夜不息左冲右突,奔走在黔渝两地的崇山峻岭间,滋养着沿岸的生灵……

        曾经,当贵州人溯乌江踏浪而下,抵达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时,当地人总漫不经心问一声:你们从小河来? 相对于烟波浩荡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碧波荡漾的乌江委实是逊色多了。作为重庆市第二大港口,涪陵素有“千里乌江第一城”的美誉。

        右揽乌江、左衔长江,坐拥两江交汇处的涪陵背依巍巍青山,仿佛敦实伟岸的巨人把双脚伸入暗流汹涌的江中,任意腾挪足底让躯体左右膨胀且向上拔节成长!经年累月,小码头蝶变大城镇。

        “我在乌江头,君在乌江尾。”最近,长期关注研究乌江的记者,从梵净山麓出发沿渝湘高速公路行进,辗转抵达想象了无数遍的涪陵,实地感受“千里乌江第一城”的风采。

        也许,每一个人观察的视角不同,目之所及的景象各异。此行,抛开搅动人们味蕾的涪陵风物榨菜,从三个视角触及这座江畔城市的特别之处,撩起千年古城涪陵神秘历史的一角面纱。

        “中华瑰宝”白鹤梁

        昔人已乘白鹤去,

        水底空留白鹤梁。

        白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涪陵人文历史厚重,此处最是特别处。在涪陵主城北长江中曾有一段石梁,相传,唐朝时尔朱真人居此修炼,含辛茹苦后得道,在石梁上乘鹤仙去,故名曰:白鹤梁。

        大自然造山运动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白鹤梁, 长约1600米、宽约10-15米,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石梁背脊标高约为138米,比当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随着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变化,形成了夏隐冬现的水文景观。

        据介绍,白鹤梁分为上、中、下三段,这石梁之所以闻名,就是因为石梁上有许多古老的题刻。在石梁中段的一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发现有题刻约165处,文字约3万余字。这些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终于1963年,而现存最早明确纪年的题刻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

        最为特别的是,白鹤梁上的18尾石鱼雕刻,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白鹤梁题刻中有一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的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比1865年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湖北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

        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而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

        涪陵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石鱼出水”是当地人期盼丰年的“吉兆”。

        白鹤梁题刻是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白鹤梁上题刻,使其成为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的“水下碑林”。梁上汇集的300多名文人墨客以8种书体留下的3万余字的题刻,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最为着名。

        因此,白鹤梁被人们誉为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库” “水下碑林”。它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

        长江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是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项目,它们拦腰截断万里长江“高峡出平湖”。曾经,施工人员建设电站时参考了白鹤梁的水文记载,再根据节令推进整个工程进度。

        天下水文奇观白鹤梁于1988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后来,兴建长江三峡电站工程,白鹤梁题刻将永沉江底。为了抢救这个稀世文物,历经多方拉锯、反复论证,最终,保护白鹤梁尘埃落定,即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最先概算2亿元、实际耗资3亿左右的白鹤梁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其中,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呈椭圆形特别保护壳体,把整个题刻平面覆盖。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此项工程从2003年开工建设,到2006年9月长江三峡电站大坝提前蓄水至156米水位,原本两年的水下施工期被压缩为一年,其间又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漫长停工期。2013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这一天,白鹤梁题刻在长江水下“沉睡”6年之后,在水下40米深处与人们再度相会。

        如今,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长江之滨一道人文风景,慕名前来的游客可留足博物馆陈列馆中,亲手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

        白鹤梁水下保护体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它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经过安检后,游客可从地面陈列馆乘坐长达90米,垂直高度40米的隧道式自动扶梯进入长147米的水下时光隧道,再迈过钢制舱门,进入环形水下参观走廊,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对潜水较感兴趣的,可以身穿潜水服通过潜水的方式亲密接触白鹤梁。

        长江两岸风光独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目前已纳入重庆市六大精品景区之一。最为可贵的是,当地坚持把白鹤梁题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天下水文奇观白鹤梁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曾担任过重庆市涪陵区博物馆负责人的黄德建说,白鹤梁题刻在科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瑰宝”。

        为长江边的乌江研究中心点赞

        乌江一路奔流,兼纳百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系和一个幅员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的流域。

        乌江流域聚居着近五十个民族、三千多万人,人文底蕴十分深厚,地域文化特色极其鲜明。乌江作为浩浩长江的支流,以河流为载体的乌江文化是长江三峡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区域个象。

        “最早对乌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0年。当年,有三拨人相继不约而同地考察乌江流域,一拨是原涪陵师专的黄建明教授,一拨是涪陵新闻媒体新闻记者,一拨是贵州省的专家。”刚卸任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李良品回忆道, “无巧不成书,这三拨人在贵州思南不期而遇。考察归来,黄建明教授写了一本关于乌江的小册子,从而拉开了我们研究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

        此后,几经争取、充实和调整,2005年,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终于在长江师范学院正式挂牌。2006年12月,该中心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乌江流域社会与民俗研究”“乌江流域区域经济与生态环保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等3个研究方向,开展对乌江流域全面系统地研究,培养了一支热爱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的学术队伍。

        李良品长期担任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坚持带领中心的研究人员,不辞辛劳跑遍了乌江流域沿途的各个区县。“考察是全方位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都要去调查了解。”因为钟情,所以他们以关注乌江、研究乌江和推动乌江为使命担当。

        乌江流域研究的重大事件是长江师范学院乌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秉承“治学促乡”的学术传统,长江师范学院及前身涪陵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涪陵师范学院的专家者期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学术视野从涪陵本土逐渐向渝东南和乌江流域延展,师生不断投入到研究中来。

        涪陵师范学院2002年成立“乌江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2006年9月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依托“乌江流域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开启整合全国尤其渝黔等地学术力量及,全流域、跨民族和多学科研究乌江流域的大幕。次年,以“乌江流域”冠名的科研项目开始出现在市级科研项目的立项名单。戴伟教授时任涪陵师范学院院长,于2004 年申报的“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成功获批为当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直接点燃全面研究乌江流域热情,专家学者的学术眼光开始逐渐转向乌江流域。2005 年,设立副处级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次年获准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乌江流域城乡统筹与社会发展研究”“乌江流域区域经济与生态保护”“乌江流域民族历史与地域文化”等研究方向,聚集了30余人的研究团队,依托“乌江流域文献资料中心”“西南地区土司文化研究中心”“重庆民族所”和“乌江文化陈列馆”“西南土司文化陈列馆”等机构,长年开展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形成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的“乌江”品牌。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已成为全国乌江流域研究的“领头羊”。据不完全统计,该中心研究人员获准立项、直接以“乌江流域”为视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10项、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0余项、省市级项目30 余项,发表和出版名称“乌江”“渝东南”“重庆民族地区”等论着成果超过120多件,使学校在乌流域研究发挥龙头的作用,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民族学的唯一建设单位,在中期与终期考核中都获得“优秀”等级,在全国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乌江横亘在大西南的腹心地带,沿岸山水神奇险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干支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区域有若干不同的称谓,乌江名称的不确定性反倒证明了一个事实:乌江及乌江流域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时期的人们依靠便利的水运和丰富的资源繁衍生息,江水如黛的乌江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和特殊的生存方式,值得人们珍视并细加研讨,全面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生态兴旺,实现文化繁荣,促进民族团结。

        走进贵州码头

        一路蜿蜒奔腾的乌江,终于放慢了它的脚步!在重庆市涪陵区,乌江与长江交汇处名曰:两江口。

        “乌江水是清澈的,长江水是浑浊的,可谓泾渭分明啊。”当地人如是说。

        两江汇合处的涪陵港常见万吨级船舶出入,最后消失在长江与大山相交的水天尽头……

        早就耳闻涪陵有个地盘不小的贵州码头,一直想实地踏访。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了贵州省乌江轮船公司涪陵分公司经理罗伯生,他开车前来接应记者前往涪陵港乌杨树货运港区贵州码头。

        码头位于乌江河口1公里处的乌江左岸,距离贵州最近的沿河码头有366公里,当地人更习惯称“贵州码头”。码头岸线长约110米,按照设计,其年吞吐量可达17万吨,占据涪陵港8%的吞吐量。

        贵州码头作为贵州在重庆市的一个交通窗口,早在上世纪60年代,贵州省交通部门就选在乌江口打造这个物资中转、集散和趸积基地,它还是目前我省在外最大的一个码头。

        与印象中汽笛长鸣人声鼎沸的码头场景不一样,这个贵州码头显得格外冷清。横跨而过的滨江高架桥遮住了不少视线,如果不是罗伯生前来接应,很难让人顺利找到这座码头。

        “我们只好把码头租给人家,靠每年10多万元的租金来发放10多名职工的最低工资。”作为码头的业主代表的罗伯生说,“由于没有建设装卸货物等设施,只是一个裸码头,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不错,但也租不起价。”

        相比现在惨淡的经营状况,罗伯生更愿意沉浸在昔日回忆里,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可以视为乌江航运业的黄金年代。而贵州省乌江轮船公司,是这条繁忙水道实力最强的国有航运企业。

        在思南县的乌江边上长大的罗伯生回忆说,1987年,他从广西航运学校毕业后,就被直接分配到贵州乌江轮船公司涪陵分公司工作,没想到在涪陵一干就是30多年,在涪陵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一晃,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走入社会,自己双鬓变白了。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贵州在涪陵一带设立的专用码头是3个。由于长江三峡电站工程的兴建,使得原有的港口码头被淹没。长江水利委员会在1992年作的一份《三峡水库港口淹没情况调查》说明,贵州省在涪陵被淹没的码头有泗王庙、马脚溪、中渡口三个码头,岸线总长近300米。

        “当时贵州码头主要是为了满足贵州乌江轮船公司的货物中转,再加上其它的贵州籍的船舶,已经很打挤了。”罗伯生说,码头昼夜不停地开工,实在忙不过来,有时还不得不委婉拒绝一些外省籍的船舶停靠装运货物。

        现在所能看到的贵州码头,则是三峡库区淹没后的复建工程。2002年,涪陵对城区码头规划调整,明确贵州码头的岸线长度和坐标,并最终在距离长江口1公里处的乌杨树重新设置了贵州码头,并在2003年竣工。

        复建后的贵州码头,随着三峡水库水位上涨,可容1000吨级货轮停泊,成为贵州矿产、烤烟资源最大的货物中转站。 “由于水运衰落和乌江航道中断,复建后的贵州码头,却再也没有迎来一艘从贵州驶来的船舶。”罗伯生聊起乌江航运就表达遗憾之情。

        往昔,由于乌江航道在贵州境内只能通行100吨左右的船舶,从贵州腹地进出的物资都是通过100吨级的货船,转运至乌江口的涪陵贵州码头中转,再转运上大船进入长江航道。

        “乌江501号是提供动力的拖船,它的后面拖着3-6个驳子,就像火车那样,一个接一个连成长串,每个驳船能装500吨重的货物,一趟下来,能拉两三千吨货物。”罗伯生一边进入了回忆,一边打开了话闸。

        1984年初,贵州省交通厅组织所属的赤水、乌江两家航运公司,组建出川运输办事机构,建造适应在长江中下游航行的拖轮和驳船。

        当满载货物的乌江501号“一拖六驳”启程离开贵州码头,往长江驶入时,水手们特意站到船顶,感受到这艘组合而成的“巨无霸”的威力,强劲的马力把平静的江心翻动起来,激起的波浪不时拍向岸边。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到90年代初,乌轮司涪陵分公司就有乌江501号和502号拖船组成的船队,长江航道上对开航行。”罗伯生记忆犹新,“为了给常年在漫长的长江航行提供服务和联系业务,我们公司还在南京、上海等地设有办事处,经营收入好得很呢。”

        当时,贵州货船“直达运输”的范围逐步扩大,从1984年至1990年7年中,乌江、赤水两大长江水系航道完成货物周转量6.445亿吨公里,占全省总量的39%。

        至1990年底,贵州的长江船队已有9个,年运输能力约20万吨,它们往长江中下游地区运输的物资中,煤炭占82%,木材占15%。远航运输在贵州航运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组建于1958年的贵州乌江轮船公司是贵州省交通厅直属正县级单位,能过进入该公司工作,曾经是沿河以及周边的人们最羡慕的事情,彼时的福利待优厚。

        “刚毕业第一个月工资就有56块钱。”罗伯生说,“而当时涪陵地方的平均工资,也只有45元。这样的收入差距,足以让周围的人十分羡慕!好姑娘常主动追求公司的小伙子。”

        后来陆路交通兴起、乌江水电梯级开发阻断航线等多重因数重叠,导致曾经繁忙的黄金水道变得沉寂了。进入90年代以后,贵州乌江轮船公司原来有上千职工星散四处,人数锐减到100余人。航运路线从原来的通江大海,缩减到只有70公里的一条沿河县城至洪渡镇的客运专线。

        作为乌江航道上最大的省属航运企业,贵州省乌江轮船公司由盛而衰的剧变过程,也是乌江航运凋敝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贵州省GDP的70%以上、财政收入的70%以上都诞生于乌江流域。当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乌江“黄金水道”全线复航,积极衔接长江经济带,实现贵州“通江达海”的梦想。

        2017年3月28日,乌江航道首艘1000吨级LNG(Liquefied Nature Gas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在乌江思南新港顺利下水,标志着“乌江-长江”集装箱班轮起航指日可待。

        “深能616号” LNG动力集装箱船舶长55米、宽10.8米、总高9.2米、自重400吨,由贵州深能股份和中船重工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在乌江现有航道等级前提下,根据贵州水运发展规划,量身打造的首艘大型绿色动力船舶。

        之后,将建造15艘同型号大型集装箱船舶,全部投入乌江航线运营。我省拟开辟和经营贵阳-重庆-上海-海外集装箱班轮航线,未来将形成一日一万吨的定期货运班轮航线。

        据了解,为保证LNG船舶动力供应,下一步将投资1.2亿元在沿河新建加油与天然气加气、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此外,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总共建造70艘LNG动力多用途集装箱船投入乌江航线运营。

        深夜中的贵州码头安安静静,当记者与罗伯生在贵州乌江轮船公司涪陵分公司老旧的办公楼里交流时,他耳闻家乡的人和事心情高兴:“我直接见证了乌江航运兴衰,更期待乌江航运再现昔日辉煌!贵州船舶从乌江而下,开足马力跑马长江,再展贵州人风采。”

        编辑: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