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聚商机,共发展,赢未来

        传家宝

        2015-01-26 21:15:57    来源:黄政方

        在闵家场方圆百余里,人们都知道练寨杨家有个传家宝,据说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但究竟是什么宝物,杨家守口如瓶,外人更是不得而知。

        晚清某年,梵净山惯匪张大猴子曾带着数百匪众翻箱倒柜,挖地三尺,里里外外搜了三遍,也没有发现宝物的丁点影子,一怒之下放火烧了杨家老屋。

        宣统溥仪称帝的这年正月,练寨杨家一片欢腾,家里喜添了一个男丁,取名昌文,希望他以后习文识字担当起家族繁荣昌盛的重任。

        等昌文长到十岁,家里把他送进私塾,学习《三字经》《孝经》等传统古文。别人读十遍八遍都记不住的诗文,他三遍过后便倒背如流。他的聪明乖巧博得了先生的喜爱,但是贪玩的劣性也不断显现出来。

        一天,昌文未到校上课,家人和先生到村公所旁边碾房寻到他时,他正和几个小伙伴玩抛石子的游戏,地上被他们刨起脸盆大小的坑。父亲气不打一处来,拉过他的手就是二十大板。

        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间,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家里是有祖传的宝物,但只有刻苦上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能继承它。

        昌文听先生说过家里有个一代代传下来的珍宝,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想自己应该理所当然地继承这个传家宝。

        民国十八年,黔省警察学校成立,面向全省招生,昌文被推荐到学校培训,懵懵懂懂的他第一次走出了大山。

        他一改过去贪玩的劣性,吃苦耐劳,勤学上进,深得教官赏识。当他学成归来被任命为闵家场常备教练队队长时,已是一名踌躇满志、豪情万丈的青年。

        他的视野更开阔了,目标不仅仅是为家乡社会治安保驾护航,他要顶天立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父亲看。

        民国二十六年,昌文加入国民革命军71军,时任军长是大名鼎鼎的王敬久将军,继任军长宋希濂同是杰出的抗日将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两个月后,日军向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发起攻势。成群的飞机到南京上空狂轰滥炸。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百姓的呼嚎声,激起了大家的满腔怒火,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瞪着血红的双眼,坚守在阵地上,与日寇作殊死的搏斗。步枪、机枪、大炮,一发发子弹,一颗颗炮弹像一个个复仇者射向日寇。

        这天黎明,日军飞机成扇型向阵地袭来,昌文和战友们沉着应战,待日机进入伪装好的迫击炮射程,连长一声令下:“开炮!”

        看着日机如枯黄的枫叶般纷纷飘落,昌文恍惚间看见一艘金黄色的帆船,从远处闪着金光缓缓向他飘来……

        昌文想起了父亲向他说的传家宝,他惊叫起来。

        轰的一声,一发炮弹落在阵地上,炸起房子大的土坑,几名战友当即壮烈殉国,昌文昏死过去,直到第二天黄昏时分苏醒过来时,才发现脸上、左手、头部多处负伤。

        南京最终沦陷了,30万军民惨遭日军屠杀。

        伤愈归队后,昌文一直在回味那个金黄色的帆船,他想象着父亲说的传家宝应该也是金黄色的吧!

        昌文又参加了几次战斗。过黄河夜攻坡城镇时,敌人一发子弹从他胸口横穿而过。攻打湖北麻城时,腹部被日寇打伤,肠子露出一大截,他塞进去继续战斗。这年,国共联军一路把日寇从山西省华阴、休文一带,追赶到湖北省孝感王家场的日军司令部据点。追击途中昌文再次身负重伤,右手被打断,骨头被取出一截。他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民国三十年,父亲病重,满身伤痕,佩戴着一等军功章的上尉连长杨昌文获准回家探亲,家乡的父老乡亲排着长队迎接英雄归来。

        父亲弥留之际,昌文问:“爹,我已按照你的要求,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可以把传家宝拿给我了吧?”

        父亲脸上露出微微红润,断断续续道:“传……传家……宝……已经……”话未说完老人咽气了。

        昌文一脸疑惑,周围的家人更是用疑惑地眼神看着他。

        时间到了全国解放后的1960年,昌文的小儿子胜栋18岁了。他对儿子说:“家里有个祖传的宝物,但只有刻苦上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能继承它。”

        儿子点点头,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看到儿子穿上崭新的军装,昌文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心里充满了喜悦。

        胜栋继承了父亲的英勇血统,勤学苦练,在昆明军区举行的军事大比武活动中,五声枪响,五个十环。

        几次打靶都百发百中,杨成武首长和秦基伟将军不住点头赞许。杨成武问身边人:“这个小战士叫什么名字?哪个连队的?”

        连长赶紧起立敬了个军礼,回答说:“报告首长,这个战士叫杨胜栋,是三连一班班长!”

        杨成武命令再给杨胜栋十发子弹,让杨胜栋继续射击。这一次,他一连又打了9个十环,1个九环,杨成武和秦基伟当场走上前握住他的手,竖起大拇指夸道:“神枪手!”

        杨胜栋被评为“五好战士”和“神枪手”。“五好战士”奖证光芒四射的金色五角星中央,红底色图案上,两架军机凌空飞翔,一艘军舰扬帆远航,一个头戴钢盔、手握钢枪的解放军战士目光炯炯地注意着前方。红底下方“五好战士”几个白底金字十分醒目。奖证下面一块红色扁形铜板上四行粗大的隶书显得庄重有力:“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胜栋回味着父亲说的话,他想象着传家宝应该也是金黄色的吧!

        他带着两牧奖章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美援越战场。

        在奠边府战斗中,胜栋所在连队负责保卫奠边府大桥。战斗异常惨烈,中越联军用血的代价取得了胜利,他和整个连队全部战死疆场。

        胜栋没有再回到故乡,而是埋在了异国他乡,永远驻守在奠边府的苍松翠柏中。

        手捧着儿子的血衣和一等功奖章,老伴哭喊着质问杨昌文:“你的传家宝呢?儿子已经立功牺牲了,你快拿给他……”

        昌文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梵净山,喃喃地说,我们家的传家宝早已被祖上埋进这大山里,与大山融为一体……

        注:杨昌文,贵州省江口县闵孝镇中练村上练寨组人,生于1908年1月23日,106岁,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仅存的几位老兵之一,四次身负重伤,荣立一等战功。全家先后有7人参军入伍,儿子杨胜栋牺牲在抗美援越战场,荣立一等功,革命烈士。

        编辑:lmz